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zuo

8已有 5476 次阅读  2011-12-26 02:33

(一)我问佛:“为什么我常常感到痛苦?”

佛说:“因为你欲望太强。”

我又问:“什么是欲望?”

佛说:“欲望让你总是不满足现在;总想要得到更好的;希望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幸福的美满的,而因此患得患失举步不前。”

“那怎样才能没有痛苦?”

“摒弃欲望,终是极乐。”

我疑惑了:“既然欲望是不满足现在想得到更好的,那我所追求极乐也就是一种欲望。但是要到极乐却要摒弃欲望,如果欲望都被摒弃了,还追求什么极乐?如果不追求极乐了,欲望也就不用摒弃了,就成了佛所说的苦海无边,也就是说人生就是苦海,亦无快乐幸福而言。可是即无快乐幸福,那就不存在要追求更好的欲望,一旦欲望不存在了,极乐就出现了,以此推知极乐就是苦海。乐既是苦,苦既是乐,这就是人生。那我所希望的没有痛苦,就是希望没有快乐吗?”

佛沉默了……

我迫不及待:“佛呀,你不是苦渡众生吗?为什么不能给我启示?”

佛慢慢道:“既然你已经领悟了,又何须我的苦渡?人生就是两极,乐是苦,苦是乐;成功是失败,失败也是成功;第一是最后,最后也是第一。两者相辅相成,没有苦你不知道什么是乐;没有失败,你不知道什么是成功;没有最后你永远不能成为第一。这就是人生,没有真正的苦乐和成败,唯一不同的是你的心,欲望就是你的心,当你的心态平稳了,欲望就没有了,生活不变,而极乐却到来了。”

我想想还是不解:“那心要如何才能平静呢?”

佛悄悄离去,在祥和的佛光中回荡着:“佛海无边,慢慢去领悟吧,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二)一天,佛的弟子问佛,怎样才能成佛,佛看看天,又看看地,最后将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驾云而去。他的弟子百思不得其解,便坐在地上苦苦参禅,几个月过去了,几年过去了,佛问他,你是谁?弟子说出了自己的法号。佛微笑着离开了。他的弟子还在参禅,其间花开了又落,蝶儿几次完成了蜕变,佛又来看他的弟子,问道,你是谁?他的弟子说,我不是我,我即是我。话刚说完。脚下一团祥云升起,成佛而去。

本人没有读过佛经,但略通佛理,有人说佛是虚幻的,但谁又能说你的心中不曾有过佛呢?你对事业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生的梦想难道不是你心中的佛?!
佛说,无我即是有我,世间万物就在有与无之间变换,在得与失之间转移,这看似简单的有与无,却构成了宇宙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美美丑丑,这之间的佛理,又怎是我们凡人所能参透的呢?纵便参透了,我们又有谁能放弃得下?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放下的又岂是一个浅浅淡淡的屠刀?那或许是你的财富,你的贪欲,你的功业……当我们割舍不下的时候,我们就永远是一个凡人而已!
佛在菩提树下跌坐羽化,那是一个大放弃,是一次大割舍,唯有放才有得,得而知放,放而复得,在反反复复之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轮回,更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轮回与提升之中,我们会恍然大悟,得即是失,失即是得。道家也曾讲过无欲无为,儒家也曾说过“中庸”。构成中国文化的三大主流意识竟不约而同的从不同侧面阐释了无上的佛理,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佛、道、儒的思想其实就是对人性的阐释。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所谓佛、道、儒只是一种假借的依托,实则在告诉人——在天地之间的人——的生存法则!
人性释然!这无疑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放”!要放开,要放松,要放弃;要放怀,要放心,要放情!
如果我们能试着这样去做,我们人人都是佛!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