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大恰”农家乐

11已有 5115 次阅读  2017-08-26 11:42

“大恰”(dacha)在俄文中原意“给予”,最早指十七世纪中期沙皇赐予臣下的乡间土地。苏联时代,政府将这些土地收归国有,作为单位福利发放给职工,让他们在郊区造屋、种菜、钓鱼,一方面提供休闲场所,另一面也解决副食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不过,除了分配给高层干部的豪华地块,一般大恰都有严格的建造标准:居住面积不能超过60平米,只能造平房,不设供暖。苏联解体后,许多大恰变为私人所有,乡间别墅也越造越豪华。大恰源远流长,已成为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东部其他国家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俄罗斯至今还有25%的人口拥有大恰,作为第二居所甚至长期住处。

 

这次带学生去俄罗斯考察,也体验了一番大恰的田园生活。那日坐上连接莫斯科城区与郊区的“蒸汽火车”(eletkchika)向东走,停了好几站,五十分钟后下车。大恰女主人的儿子骑车来接站。一路走去,阳光明媚,清风徐来。丁香怒放,苹果花探出路边高高的木栅栏。池塘边好几人在钓鱼。冬天池塘结冰,此地又可用作溜冰场。

 

半小时后到了大恰。女主人玛莎是个短发、微胖的中年女子,见了我们笑容满面,十分热情。来接我们的是她的独子谢尔盖,今年十五岁。这个大恰原是她父母单位分配的(玛莎的母亲曾是前苏联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如今二老退休了,常年居住在此,她则周末才来。导游透露,身家过亿的大亨都住莫斯科西郊的大恰,东郊多为中等人家的产业。但这个位于东郊的大恰已远超当年标准。大菜园生机勃勃,两座二层的木屋带厨房、客厅、卧室。还有独栋的桑拿浴室和厕所。厕所有点像内地农村的茅厕,地上挖了个洞,不能抽水冲洗,但有马桶座,门也可锁。大恰还铺设了地下管道,可用天然气取暖、做饭。玛莎的父母当年在树林中开荒,砍树、翻地、造屋,大恰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我们在大恰参观种了萝卜、西红柿的菜地和种了草莓、覆盆子的果园后,还学着做饭。玛莎在院子里架好两张长桌,示范怎么做罗宋汤,怎么揉面、包饺子(俄文叫“pelmeni”)。罗宋汤用料朴素,但花的功夫着实不少,土豆、西红柿、洋葱、蒜头都要切成小块,胡萝卜、甜菜则要磨成丝,然后分别用油翻炒,再放在锅里同煮。包饺子倒不难。不过她的做法比较特别。先把面团擀薄,再将喝伏特加的小玻璃杯倒放,用杯口从面片上割出圆形饺子皮。学生有的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有些会做点家事,此时不论水平高低,全都积极参与。

 

罗宋汤在炉灶上煮时,老奶奶带我们参观木屋,指给我们看她从世界各地带回的瓷器、木器摆设。同行的男同事、大厨和主人家的爷孙俩去点火弄烤肉——就是《鹿鼎记》中韦小宝提到过的“霞舒尼克”(shashlik)。几个学生在院子里的长椅上打瞌睡或抱着猫玩,玛莎则教另外几个学生做一种叫“必立尼”(bilini)的俄式面饼:可加果酱、蜂蜜或酸奶油同食 。大家在厨房学颠锅、翻烤,兴趣盎然。

 

少顷饭得,大家坐下,围桌用餐。好几个学生的头上多了蒲公英编的花环。饺子煮破煮散的很不少,但他们连呼好吃,对罗宋汤也赞不绝口。自己亲手做的饭菜,滋味自然不同。主人家的老爷爷拿出手风琴演奏。正兴高采烈之际,风云突变,打雷闪电,狂风大作。一阵急雨中,大家急忙收拾餐桌,把碗盏抢进屋里。进门才知停电了。主人找出手电筒,安排我们在客厅里坐下,教大家唱俄文歌曲《喀秋莎》,倒也其乐融融。

 

五点左右,雨小了,我们和主人依依惜别。他们又送了手绘的瓷器小动物、姜糖面包等礼物。玛莎和儿子步行送大家去车站。地面上到处是被劈断的树枝、吹断的电线。第二天看到报道,头天晚上飓风过境,莫斯科大面积停电,有二十多人在风雨中丧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