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香港之旅(一)

6已有 7018 次阅读  2019-05-23 17:19

芝加哥到香港的航班六点左右起飞,到达香港是晚上十一点。过边防、拿行李还顺利。打车到酒店已经午夜十二点多了。领房卡,稍微整理了一下行李,洗澡,睡下已经凌晨一点多了。这次在飞机上尽量睡了一些时候。到酒店后睡了几小时,早晨五点多起床,喝茶、吃点心,六点出去跑步。酒店就在黄金海岸边上,窗外就是海港,风景不错。早晨海滩上有人在游泳,有人散步,有人跑步,有人打拳。远处是青山,近处有高楼。这里是新界,和中环附近熙熙攘攘的情景不同,倒有几分城市山林,闹中取静的意趣。

 

早晨将近九点,岭南大学的学生带车来接我们去开会。九点半会议开幕,校长讲话,表示欢迎,并重申文理教育的意义。接着会议组织者之一C教授介绍会议的目标,其中提到他们要更新始建于1987年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更名为Prism,并且和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合作。按照在亚洲开会的惯例,大家照了个合影。9:50,会议组织者继续介绍该学术期刊的编委,我一看都是美国学术圈里熟悉的名字。他们说,这是一本中英双语的半年刊,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接下来,几位过去和现在的编委讲话,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上午十点四十分开始会议第一个小组发言。第一位发言人讨论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中篇小说《诗云》,聚焦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引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讨论乌托邦理想社会的建立。第二位发言人讨论“东方”概念在现代中国的演变,牵涉到萨伊德的“东方主义”论点以及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第三位发言人讨论“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变。《学衡》借鉴白璧德的理论,认为和儒家思想有共同点。而白璧德也从中国留学生那里了解儒家思想,表示赞赏。发言人指出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像萨伊德描述的那样将外国理论“本土化”,而是将其“去政治化”,将这个理论变为精英、专业人士的专利,缺乏历史反思精神,所以也无法在现代中国取得成功。

 

第四位发言人是古典诗歌专家。与前几位研究现代文学的专家不同。他讨论的是“情”这个概念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演变,并希望与西方情感理论相比较。他说文章还没写完,如果都要讲可能要写成书。发言时他从孔子、孟子、庄子说到六朝,但还没能来得及讲到西方理论。比较有趣的是他指出直到六朝以前,“情”指的不是现代说的“感情”而类似于“人性”,直到《世说新语》、陆机、刘勰才开始将“情”定义为文学本质,被广泛推崇。老实说,几位发言人的演讲风格都乏善可陈,不太吸引人。点评人有两位,第一位长篇大论,说了半天理论也没有涉及两篇文章的内容。他提出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理论被引用后其实发生了变化,在不同情境下含义可能完全不同。第二位点评人的评价比较短,问题还比较具体。

 

中午在岭南大学的餐厅吃饭。下午第一组2:30开场。第一个发言谈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她将莎菲作为一个读者,通过阅读的方式定义自己的身份。她用巴特金的理论解读作品,认为莎菲的日记其实是信件,独白其实是对话,因为她为心目中的读者而写。第二位发言人从张爱玲作品《传奇》的封面插图谈起,谈到她对现代性的理解。第三位发言人缺席,结果这个小组只有两篇论文。点评人是人类学家,她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谈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组少了一个发言,倒给观众提供了更多提问、讨论的时间。

 

第一场结束后有半小时茶叙。我的发言在下午第二场,4:30开始。我发言完了,又听了两个报告,听到第三个有点支持不住了,好险没睡着。六点结束,又坐车去海滩附近的饭馆吃饭。听说这里加工新鲜海鲜,从附近市场购买了现做,比较贵,但味道好。果然,晚上的清蒸石斑比中午的鲜嫩,蛏子、大虾也都很好吃。我们桌上有个吃素的,沾他的光,这次也吃到了苋菜、芥蓝、丝瓜、菌菇等几个素菜,很不容易了。香港饭店的素菜似乎很少,基本看不到豆腐菜。

 

吃完了走路回酒店,又和一个本地朋友见了面才回房间睡觉。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