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美国先知

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远渡重洋、奔赴美洲大陆的过程中,牧师带领大家温习他的经历。美国建国之初,杰佛逊曾经倡议在国玺上雕刻他的头像。美国费城的自由钟(Liberty Bell)上镌刻有他的言论。华盛顿当选为总统的第一周就在官方信函中提到他。他还曾经被美国其他总统(如林肯、里根、约翰逊和奥巴马)以及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多次引用。他就是美国政治家最爱提起、美国人民最热爱的犹太先知:摩西。

美国作家布鲁斯费勒(Bruce Feiler)擅长发掘《圣经》中的人物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用流畅幽默的文笔探索宗教和文化的关系,已经发表了好几本这个系列的畅销书。在新著《美国的先知》(America’s Prophet)中,他再接再厉,为读者带来了又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

创作本书期间,费勒在美国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遗迹参观、采访,中心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摩西对美国人独具魅力?在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附近的小岛,他采访了一群重演“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庆祝“感恩节”的老人和哈佛大学一位黑人教授。在费城自由钟的钟楼上,他又和当地一位历史家谈话,了解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人心动向。为了了解南北战争的背景,他以身犯险,亲自尝试当初黑奴逃出南方,九死一生地来到俄亥俄州庇护所的“地下铁路”(Underground Railroad)。费勒接触的人群既有普通的当地居民,又有学者、牧师、维权运动的领导者。他发现,在美国历史的不同阶段,摩西象征的意义也有变化。可是,摩西在美国人心目中格外重要,正因为他任何时候都能引起共鸣。

《圣经》中的摩西曾经接受上帝的嘱托,带领犹太人挣脱埃及法老的桎梏,摆脱追兵,穿越红海,向上帝答应他们的乐土(Promised Land)进发。到达西奈山之后,他接受神谕,把《十诫》和其他戒律教导给犹太人。然而,他又是个悲剧人物,因为犹太人时常犟头倔脑,动摇犹疑,不听从他的号令。直到死亡,他也没有真的见到乐土。

作者总结说,摩西故事中有三大主题特别吸引美国人。第一是挣脱压迫奴役,追求乐土的勇气。这对于同样背井离乡的清教徒和日后对抗英国殖民者的“独立之父”来说都至关重要。第二是自由和法律之间的张力。摩西的故事表明,获得了自由,相应就要承担责任。犹太人离开了埃及,就要遵守上帝的戒条,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被挡在乐土之外。清教徒最初在美洲定居时,各有各的想法和做法。独立战争立国之后,美国国内也是一片混乱。十三个州各自为政,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指挥。这些都回应了摩西故事中犹太人一盘散沙的状况。最后一个主题是建立一个开放公正的社会,欢迎外来者、解放被压迫者,这是废奴运动的理想基石,也是美国成为移民向往国度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摩西的故事体现的这样一个循环:从压迫、反抗、到成功,然后再次失败、反抗、成功,一直在美国历史上重演。因此,不同的阶段也前仆后继地出现了许多“摩西”。不过,摩西的魅力更在于他本人的性格和人生。他是一个自我怀疑的普通人,又是一个彻底的“异乡人”。幸免于法老对犹太男婴的大屠杀之后,虽然被埃及公主收养,可他始终不是埃及人的一员。他虽然领导犹太人,族人也并不一直信任遵从他。直到死,他也没有见到“以色列国”的乐土。另一方面,尽管他并不完美,可是摩西的一生充分显示了自我牺牲和服务社区的精神。

所以,作者下结论说,摩西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摩西也是每个美国人都能认同、给予他们无穷鼓舞的先知。
1

评分人数

    • dvork: 好文共赏鲜花 + 12
摩西的故事许多政治人物喜欢援用,尤其在革新或是打破原来局势的时候

而在信仰上,他无疑是个功败垂成的例子

虽然成功地引导犹太人走出埃及,却因为违反”服从”此一戒律

最终无法获得神的奖赏,与promised land无缘

政治上他是成功者,信仰上却不是
人要养成两种习惯:

                 一是帮助别人
                 二是至少不要造成损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