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 供給急凍 稀土價漲翻天 中國駐WTO大使:出口配額不會急劇改變

[2010-10-23]

由於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配額導致全球供給下滑,稀土價格近幾個月來漲翻天,市場最近甚至傳出中國已進一步提高管制措施,恐將進一步助漲稀土行情。不過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 (WTO)大使孫振宇周四表示,中國最新的五年計劃在全球高科技產品所需的稀土出口配額上將不會急劇改變。

根據專門追蹤稀土價格的倫敦Metal-Pages的數據,用於半導體拋光的氧化鈰過去六個月來價格已暴漲七倍,其它稀土價格漲幅也都超過一倍。

中國的稀土產量佔全球逾九成,7月份時宣布將今年下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額大幅調降72%,相關出口管制的措施已引來美國、日本與德國方面的抨擊。

根據業者透露,中國已在進一步限制出口,華盛頓一家代表採礦商與稀土採購商的J.A. Green公司總裁葛林表示:「稀土都卡在中國海關出不來,交貨時間都延後,許多人都認為下半年的出口配額已經用完,已無稀土可以買賣。」

中國宣稱,降低出口配額是為了在關閉污染礦場同時還能滿足國內需求的目標下,所必需實施的措施。中國商務部周三發布聲明指出,中國仍將「持續供應稀土給全球,」但同時也會維持出口限制,「俾以保護枯竭的資源與確保永續的發展。」

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 (WTO)大使孫振宇周四則表示,中國是稀土的主要供應國,其本身的儲量正在急速減少,北京當局必須予以保護。「我認為稀土出口配額機制將不會有太快的變化,」孫振宇在接受有關五年計劃對貿易影響的專訪中表示,「我們希望夥伴國也依靠本國資源從事某種稀土生產……我們很樂見某些貿易夥伴國正開始這麼做。」

自從有報道稱中國因領土糾紛已暫停對日本出口稀土以來,中國的稀土政策一直位列貿易議程之首。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在WTO中備受美國、歐盟和墨西哥的質疑。這些國家認為該政策協助使用稀土的中國生產商,卻犧牲了國外競爭對手的利益。

據彭博社報道,稀土包含17種化學相似的金屬元素,包括鑭鈰、釹與銪等。稀土主要用於雷達、強力磁鐵、筆記型電腦迷你硬碟、汽車觸媒轉換器、電動車電池與風力發電機等等。

美稀土礦商暗爽

美國主要稀土生產商Molycorp公司的股價,從8月首度公開上市(IPO)以來已大漲一倍有餘,其執行長史密斯(Mark Smith)日前受訪時在商言商,認為中國當局限制稀土出口的影響不大,甚至還有助全球稀土產業的重組。

史密斯表示,中國限制出口的做法,凸顯出需要有替代的供應者。史密斯指出,中國當局限制稀土出口,有助重組這個供應全球高科技企業關鍵原料的產業。他表示,多年來中國已有系統地減少出口,主要是因為中國本身的需求日增,以及為了規範生產及貿易。

他指出,中國的年度出口配額量已經下滑近10年,推估過去九年來平均年減6%。

史密斯表示,在這個產業將近25年的經驗,讓他深信,稀土產業的永續性,可能得取決於美國、日本、澳洲等國的決策者及生產商協調合作。

Molycorp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商,直到價格下滑及工業意外導致其生產設施在2002年停擺,才讓出寶座,現在已重起爐灶,希望明年開始採礦及生產2萬噸稀土。

史密斯表示,該公司擁有的地底礦藏,近來隨著稀土價格飆升而身價大漲,許多投資邀約不請自來。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中國握有高達97%的全球稀土產量,得以主導整個市場,而中國今年的出口額度幾已告罄,近來又示意明年可能再砍出口量,交運也出現延遲,升高全球相關緊張情勢。

中國今年的稀土產量約為12萬噸,今年的額定出口量約為3.03萬噸,較去年減少40%。華盛頓一位官員透露,已在監看情況。英國及歐盟官員則表示,對於他們的買主遇到供應上的困難,尚無所悉。

中國官媒指西方要求蠻橫無理

[2010-10-23]

中國《人民日報》網站的一篇評論文章稱,西方國家就中國廉價稀土供應問題的要求蠻橫而且虛偽,中國完全有權決定自己的稀土出口量。文章稱,西方國家關閉其稀土礦怪不得別人,因其開採費用太高,迫使他們轉向成本較低的中國進口稀土。

該報寫道:「看來世界又要出新的冤案了:一直買不到美國高科技產品,並被迫買下大量美國玉米和大豆的中國,現在面臨『必須』向西方大量且廉價出口稀土的難題。」

評論並且指出,中國在在稀土資源上其實並沒有壟斷地位,指出中國雖然主導稀土供應,但稀土儲量僅佔全球的1/3。評論還說:「稀土是一種商品,出口多少、進口多少都是本國的正當權利,也是正常的經濟行為,中國完全有權決定自己的稀土出口與生產量。」

評論稱,冷戰期間,美國曾大量儲備錫,擔憂共產主義會向東南亞的重要錫生產國蔓延,從而影響到美國獲取錫資源。文章直接指出:「後來,該擔憂被證明是杞人憂天,為清除這些儲備美國花了30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