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再看人间四月天

对于中国近现代人物的品鉴,大众近年来的倾向有二:一是特别关注他们的绯闻,风花雪月,有的没的,说得口沫横飞 ;二是对于前人的“出轨”口诛笔伐,道貌岸然,仿佛“孔教维持会”会长。我们当然不都是冷静客观的研究者,平日也未必有耐心去翻故纸堆。茶余饭后,看点无关痛痒的文字休闲天公地道。可是,如果把坊间流传的八卦当作历史真相,甚至以此来月旦人物,那就不仅是不厚道,而且是不聪明了。

一来, 文如其人这话大有虚头。如同钱锺书所说,吃鸡蛋无须看母鸡,作者的作品和人品不见得有直接联系。俗话还有“歹竹出好笋”呢,作者风流自诩也好,悭吝琐碎也罢,只要作品有真性情、真气韵,读者无须在意。二来,人都有弱点。文人亦常人,并不会因为能提笔撰文就突然变成道德楷模。可是,在网上看到“揭密某大师同小姨子有一腿” 之类的帖子时,我总疑惑在材料来源、点评视角、研究方法都存疑的情况下,发帖人怎么能有勇气以讹传讹、振振有词地批判他人道德败坏。感情的事情,大多数时候只有当事人冷暖自知。再怎么微妙动人、缠绵悱恻的感情,在旁观者眼里可能都是可笑可鄙的 。与其用放大镜、显微镜甚至哈哈镜考察前人、痛骂“文人无行”,不如“疑中留情”,对那些无可自辩的历史人物实行一下 “费厄泼赖”。

林徽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公认的民国才女中,她生前身后留下很多传奇故事,吸引无数骚人墨客的点评,大约是风头最劲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开播以后,老百姓更是对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实, 林徽因那首著名的《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不是为徐志摩,而是为儿子梁从诫出生写的。诗里说的“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赞美无邪的婴儿可以,要是用来形容比她年长八岁的徐诗人就未免有点滑稽了。

今天再读她新版的作品集《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2010),只觉得象看法国早期印象主义的画作,深浅迷离,繁花满眼。林徽因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文字为时人所重。集子里,诗歌流畅悦耳,散文色彩斑斓。不过,比起这些 “浓得化不开”的文字,我更欣赏她回忆故人的短篇小说,不仅把大家族里小人物的悲欢刻画得细致入微,也极为传神地描摹出一个贵族少女成长时的迷惘惆怅,很有百年回眸,“炉香静逐游丝转”的神韵。

林徽因也并非只会在北平的客厅里谈情说爱、举办沙龙的阔太太。钱锺书的《猫》、冰心的《太太的客厅》据说是讽刺林徽因和她的追随者的,可那是京派圈子里谑而不虐的俏皮文字,是打趣,不是讪谤。 她和梁思成志同道合, 一个思想活跃,文笔优美,另一个功底深厚,善于画图。从1930年到1945年,不管风吹雨打、战火纷飞,他们并肩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迹。很多古建筑就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的,比如河北赵州的石桥 。20世纪50年代,他们又共同为保护北京的传统建筑据理力争,受到批判也无怨无悔。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

林徽因是著名作家和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可惜现在的人对于她的所谓绯闻比对于她的文学成就和学术贡献更有兴趣。慨叹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的同时,我也不由同情那位早已被各种八卦“传奇”扭曲得面目全非的逝者。
1

评分人数

    • dvork: 专家的观点与众不同鲜花 + 20
普罗大众能谈论的也就只是他们熟悉的题材,隐私八卦尤其朗朗上口

学术上的付出与成就,超过一般人能理解赏识的范围,自然被忽视

一如稗官野史的读者总是比正史来得热烈一样
人要养成两种习惯:

                 一是帮助别人
                 二是至少不要造成损伤
一般来说,除非是专业人士,不然一般人很难对她的专业成就做出什么有效点评。
虽然说人有很多面,人生有很多阶段。但是一般人感兴趣的不会是他人的幕后努力,而是台前风光;相对的,八卦和情感话题比学术专业更能吸引眼球。毕竟学术专业什么的没有一定功底是开不了口去说什么的。


人,总归都要走一条相同的道路,却不知是走向天堂还是地狱?
回复 3# 蝶舞翩翩


所以阿,我觉得林徽音送冰心山西老醋真是送得好极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