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基础分析] 投資祕訣是要向前望 zt

[2010-01-24]


    2000年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由2000年初科技股泡沫爆破,到信貸危機,以至近晚的經濟衰退,投資於股票的會鍛羽而歸。

投資於美國股票,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每年下跌2.5%,回報較諸床底下儲錢還要差。環球股票也令人輸錢;在這10年內,MSCI 世界指數每年下跌0.7%。但假如投資於加拿大股票,回報或會很可觀。
按豐銀資本(Scotia Capital)的研究結果,由1999年8月到2009年8月,S&P/TSX指數(以美元為單位)每年複合增長率是7.8%。First Asset Funds投資組合經理斯蒂芬森(John Stephenson)表示:「加股上升,因為亞洲冒起。」  

在中國或印度等新興市場,數以億計的人由鄉郊遷到城市,成為中產階級消費者,紛紛購買家電、汽車代步。斯蒂芬森稱:「投資的祕訣是要向前望,留意哪裡會有增長,已有增長的地方不用看。未來將會由冒起的亞洲支配。」

不過,亞洲股票市場,規管寬鬆,假如投資者不是專家,恐怕會損手。斯蒂芬森說:「投資的地方應是加拿大,這是環球增長的供應鏈。」

斯蒂芬森在法國的INSEAD獲得工商碩士學位後,移居美國,在能源公司安龍(Enron Inc.)工作接近4年。當時正值安龍還未倒閉,行政人員還未被控刑事罪行。

他仍然欣賞美國,但覺得美國已欠缺創造力。他說:「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07年底的增長,40%來自金融界。而在金融界中,大部分的增長來自與住宅次級按揭有關的證券。這些證券似乎是永久的盈利機器,但今時今日,人人知道這都是騙人的。」

筆者喜歡斯蒂芬森的策略。他的策略可見於他的著作:《股海驚魂:大崩潰之後,加拿大人應如何投資?》(Shell Shocked:  How Canadians Can Invest After the Collapse)。這書去秋出版(Wiley),售價32.95元。

筆者也想認識多一點市值大的加拿大股票組合,這些股票要能夠在未來10年受惠於中國的冒起。所以筆者向他請教,要求他組成兩個5萬元的股票組合。一個組合是為幾年內也不會計劃退休的人使用,另一個組合,是讓投資者獲得收入或再投資。

增長組合會有1.33%的股息回報,12個月回報目標是19.16%。這個組合雖然著重商品類股票,也有科技股(Research in Motion、龐巴迪)、CAE,金融類股(宏利金融MFC、永明人壽SLF)。
防守性組合的股息回報是4%,12個月回報目標是9.4%。這個組合有高回報的銀行股(TD、皇家銀行)、公用事業股(Enbridge、Emera、Fortis)、及電訊股(BCE、羅渣士)。貴金屬股(巴力克黃金(Barrick Gold)、Goldcorp被選入增長組合,但不建議以收入為主的投資人持有。

如果不直接買入股票,只買ETF(交易所買賣指數基金)又如何?

斯蒂芬森滿意地說:「這個策略十分好,」並且推薦有廣泛代表性的S&P/TSX綜合指數ETF、與能源、物料、金類類為主的ETF。

另一個斯蒂芬森建議,自己也持有的ETF是iShares MSCI 新興市場指數基金,在紐約交易所買賣,代號是EEM。

既然加拿大是亞洲增長的供應鏈,筆者將會按這意念研究這兩個組合在年底的表現。
ETF的優點是,操作方便省手續費;但是缺點是,每天跟坐雲霄飛車一樣,很刺激!(好吧,其實偶爾也很無聊)
1

评分人数

    • 何鸿燊: 恭喜发财!金钱 + 10 鲜花 + 10
2# 無心風月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