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因不详,可能与生活节奏、工作、饮食的构成变化有关。依据发病特点、起病时间和听力损失类型可作出临床诊断。
     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原则上应符合突然发病,短时间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属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无明确病因,可以有诱因。有关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的标准目前还有分歧。国外文献报道,多以相邻三个频率平均听阈下降30 dB定义为突发性聋。2005年我国在济南会议上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纯音测听检查有连续2个以上频率出现大于20 dB的听力下降。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1)耳聋 发病迅速可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听力损失可逐渐加重,数日才停止进展。其程度轻重不一,严重可导致全聋。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部分患者有自愈可能。
(2)耳鸣 在出现听力下降前后可有耳鸣发生,,频率高低不一,机器杂音、蝉鸣声多见,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部分患者终生伴有耳鸣。
(3)眩晕 部分患者除耳鸣、听力下降同时可伴有眩晕,该症状持续时间不等,但均能缓解,不反复发作,但据临床观察,伴有眩晕的患者听力恢复较不伴有眩晕的难度更大一些。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
     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目前公认的主要为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病毒及血管综合因素、血管纹机能障碍,创伤、中毒、肿瘤等,关于迷路圆窗膜破裂(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已被独立出来)。
     内耳微循环障碍被认为是主要发病原因之一。耳蜗供血血管为终末血管,没有侧支循环,局部循环代偿能力差;同时系统血压和体循环CO2分压下降可能引起耳蜗外淋巴氧张力减小,降低听觉器官供氧量;而听毛细胞的生理活动耗氧量较高,对缺氧耐受性差。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耳蜗微循环功能障碍,包括微血栓栓塞、血流量减少、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炎性肿胀或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可能造成听细胞功能的损害。
     此外还有病毒感染直接对毛细胞、神经节细胞的破坏,以及内耳的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自身的破坏均是目前学者公认的发病机制。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林林总总,方案较多,但目前我国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包括三大类:扩血管、激素、溶栓,至于其他的辅助性治疗,如高压氧、穴位注射等等目前尚未得到公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