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于“牛”百度的结果:
牛B,这个名词来自东北。
考察他的起源,首先要说到东北人群中的“海南丢”。即山东移民潮(闯关东)。
首先说语态词“牛”
这个名词的初始状态是来自山东的话语,“拗”,通假“牛”。
“拗”字,早期是倔强,倔拧的意思。
山东人一般称某些不拐弯的人说,这个人太“拗”了。
为何通假成牛字呢,因为牛耕田的时候,是不会拐弯的,俗语中就把拗,拧,同牛了。
你怎么属牛的啊,不会拐弯,等等。
这个牛的原始意义,在山东周边的省份也是通用的。
牛,后期被赋予了强悍的含义,这个要从历史说起了。
50-60年代,东北工业大省的辽宁来说,是技术工人吃香的时代。
而工业底子几乎来自建国前的工厂,在实行了社会改造后,工厂内还没有摆脱,师徒相传的技术传承方式。所谓的学工制。
孙红雷的电视剧《大工匠》,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这些工人出身的师傅级工匠,是某些行业的大拿,普遍有着执拗的气质。
这个很好理解,不执拗于专业的人,是无法从技术行业里脱颖而出的。
对于这样的技术上的能人,生活中的拗人,也就是初级意义上的“牛人”诞生了。
这个人比较牛,渐渐的由初期贬义,转身成了半 褒义词汇。牛人大多是形容那些,某些方面突出的人群。
然后说特指词“B"
这个要从东北的人文方面说了。东北文化中的乡土文化,没有太多的含蓄和修饰。完全的彪悍。
“屄和屌”。东北俚语常用。原意,屄对女人恶俗的称呼,屌,对男人恶俗的称呼。
那么怎么又成了牛B,而且传遍了全国,脱离了地方词汇,成为了国语词汇呢
话语模式,俚语特指词汇的组合。
特指词汇"小贼"
你这个小贼很牛啊--------贼牛(北京话)
小贼,年轻奸猾小子的蔑称,这个称呼词汇的来源,不多说了,大家一看就晓得喽。
特指词汇"B"
你这个B很牛啊-------牛B(东北话)。
屄,这个字全国都有用,但是成为俚语,常态用语,只有在东北系文化里体现。
牛,这个词语的延伸意,只有农耕文化的中原才延伸出来。
牛和B的结合,是俚语的必然。
而牛B走向全国,来自80-90年代的东北人南下潮。[1]
编辑本段网络用语网络用语。“牛逼”“牛B”“牛X”的首字母缩写。起初,用于民间俗语,是“吹牛皮”中的“牛皮”的谐音,后广泛用于网络,意为“人或事超越了常理或常态。”词性:形容词、副词,偶有用作名词。另有大量说法认为是“牛屄”的首字母缩写,因不雅,故一般用“牛B”代替。  牛逼
·ACG用语。全拼为“Nice Boat”,语出07年新番动画《school days》,意思指“和谐”或者“很好很强大”。其全拼亦用于网络用语。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多謝樓上兩位同學的回答

我也知道很牛大概是什麼意思
但不懂為何要用牛來形容
還有很二就是很傻、不開 ...
iamcarrieok 发表于 2013-6-17 09:48

如果你能使用百度(www.baidu.com)的话,可以直接百度下,介绍的很详尽,牛,通常是牛B的省略说法,所以百度“牛B”即可,下面的帖子中我附上了一部会百度的结果;
“二”通常是“二百五”的简称,百度“二百五”就行了。
本帖最后由 后知后觉 于 2013-6-17 11:13 编辑

其实,我看台湾小说也有不能理解的,不过结合语境猜一猜也可以,比如“窝心”我们通常指的是很憋屈,堵心的意思,跟窝火差不多,有点小差别。但是在台湾小说里,“窝心”就成了“贴心”的意思,一开始很不习惯,慢慢才接受了。楼上,你有哪些大陆的词儿不理解,说出来,一起聊聊啊。

另,关于山东人对“牛-拗”的说法,有句俚语,山东聊城地区,人们通常会认为临清人比较精明,有“临清猴”之称,但是精明的人是斗不过“拗”人的,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十个临清猴,比不了一个聊城慢牵牛,十个慢牵牛,赶不上莘县一个“不””,“不”字读的时候尾音要上扬,听山东人说起来这句话特带感,含意特丰富。这里的“牛”跟“拗”我估计就是通假关系,任你再精明,我就一个主意到底,看你怎么办?呵呵,所以说,山东最牛的人在莘县,哈哈。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楼上的,我一直都认为窝心是指贴心,体贴啊,为嘛咱俩理解得南辕北辙啊
还有感冒这个词的解释也说不准究竟 ...
阿树 发表于 2013-6-17 11:29



显然咱俩来自不同的区域,呵呵。
感冒:我的理解是有感,有兴趣的意思
是啊,是啊,平常只见说“吹牛”,我还听到一个更有意思的词儿“吹猪”,不许百度,大家来猜猜会是什么意思?哈哈
没人来猜猜 "吹猪"是什么意思么?
吹豬…我第一直覺是很會偷懶之類的
昕雨 发表于 2013-6-23 03:10

不是滴,“吹猪”是生气、赌气的意思啊,呵呵,想不到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