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历史人文] 转载: 日本关东军是怎么来到中国东北的

作者:lixindai
2016年1月26日公开发表
http://hx.cnd.org/2016/01/26/网文:日本关东军是怎么来到中国东北的/
http://hx.cnd.org/?p=119552

我叔叔是一个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年轻时上过名牌大学,后又参军到部队上军校,毕业后到空军当飞行员,开过轰6,当过飞行团长,在二十多年的军人生涯中,得过很多军功章。转业到地方后,也一直担任各级领导职务,能力超群。在所有认识我叔叔的人中,大家一致公认我叔叔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水平、有风度的人。从小到大,我叔叔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

今天我和叔叔一起出去吃饭,席间我们谈到了钓鱼岛争端,谈到了日本插手南海事务,继而谈到了中日历史宿怨,叔叔照例又是义愤填膺。

这时我问了叔叔一个问题:“您知道日本关东军是怎么来到中国东北的吗?”对我的这个问题,我叔叔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日本侵略中国,日本关东军才来到中国的。”我接着又问道:“那日本关东军是开着枪、开着炮强行在中国登陆的吗?那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抵抗日本入侵的事情呢?那中国为什么现在只纪念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只纪念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怎么从来不提日本侵略中国是哪一天这个问题呢?按理说,日军在中国东北登陆那一天应该是中国的国耻日,可是官方为什么从来不提这个问题呢?您能告诉我日本关东军是哪一年、哪一天在中国登陆的吗?

对于我提的这几个问题,我叔叔显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所以迟疑了好一会也没能回答我的问题。过了一会儿才问我:“那日本关东军到底是怎么来到东北的呢?”我告诉他: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俄罗斯乘机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并把东北划入了俄罗斯版图。当时清朝政府打仗又打不过俄罗斯,和俄罗斯谈判俄方又蛮不讲理,于是不得不向日本请求帮助。日本应中国政府请求,于1904年向俄罗斯开战,先后派出30多万日军到中国东北和俄军作战,以牺牲14万日军生命的代价,打败了俄军,把东北从俄罗斯手中夺回来交还给了中国。中国为了感谢日本的帮助,决定把满洲铁路及沿线地区以及旅顺、大连等地方划归日本管理,允许日本在东北移民屯田开垦,并允许日本在东北驻军,以防范俄罗斯的再次侵略,这就是日本关东军到中国东北来的原因。实际上,到“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关东军已经在东北驻扎二十几年了。

对于我说的话,我叔叔显然被深深的震惊了,显然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说:怎么会是这样呢?这怎么可能呢?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看着叔叔震惊茫然的表情,我心里真可谓百味杂陈,叔叔这么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么见多识广的人,连这么简单的历史知识都不知道,那普通的中国人怎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想想官方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敢面对真实的历史,一直在苦苦地蒙骗民众,一直蓄意让民众处于一种愚昧无知的状态,让民众保持一种盲目狂热的爱国热情,难道这样做真的对国家有利吗?这样的国家真的能强大起来吗?

资料链接:
少帅:https://baike.baidu.com/item/少帅/15845151?fr=aladdin
东北军: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5934435?fr=aladdin
日本关东军:https://baike.baidu.com/item/关东军/9847?fromtitle=日本关东军&fromid=9512155&fr=aladdin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你毫无疑问的为政府背书、洗地。明明是一场被世界141个国家谴责的战争,这两天世界更是被俄军在乌克兰犯下的 ...
nana77 发表于 2022-4-6 01:16


没有人否认二战中美国的贡献,可惜屠龙的勇士已成了恶龙。
一边谴责中国把俄罗斯控制下的争议领土给了俄国,一边谴责中国不肯放弃中国控制下的争议领土,精神分裂得治啊。
说到美国,她也不好洗地了
三观不同多说无益。恕我不能再为你提供挣钱的舞台了。再见👋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你说我是五毛,我还说你是美分呢。不要随便给人下定义好吗?我只能说我一个中国人,而用中文的不一定是中国人。

北约作为一个军事同盟,首先违背自己的承诺,五次东扩,现在可以说兵临俄罗斯城下。我只请问一下,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为什么对北约的行为不置一词。当年古巴导弹危机,也是美国先在土耳其部署核导弹,古巴在自己境内安装导弹,美国的反应可比俄罗斯大多了,都要进行核战争了。美国的安全大家要考虑,为什么俄罗斯的安全大家就不要考虑了呢?
你这样昧着良心为政府洗地,定是五毛无疑了。辛苦了!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俄罗斯有什么权利要求北约做出承诺?恰恰是因为俄罗斯的侵乌,使得原本的中立国如芬兰等国现在也提出了想要加入北约。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你认为这样一件大事全中国的人民无知情权是对的吗?”,怎么不知情,你不是都知道吗?至于记者给逮捕判刑 ...
panda202203 发表于 2022-4-6 01:50

这样一件大事,我都是出国后才知道的。你不是也不知道还要问我吗?中国造的人工岛是在有争议的海域,有多个国家提出对那片海域的主权。
    2012年發生黃岩島對峙事件,在一次颱風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中沙黃岩島控制權此後菲律賓單方面向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PCA)提出南海仲裁,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侵犯菲律賓的海洋權益(詳見: 南海仲裁案),在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提出仲裁後,美國調整亞洲的美軍軍事部署,加強菲律賓的關係,以軍艦巡邏協防南海,確保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則決定在南沙群島開展太平洋最大規模的人工造陸活動,宣示主權。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缺席的情況下作缺席審判,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的九段線「無效」,否定其對南海的歷史權利。此外認為南沙群島無一島嶼能夠產生200海里專屬經濟區[4],南海島嶼遭到降格。當中最大的、由中華民國控制的太平島不是島嶼,沒有專屬經濟區。此次仲裁被認為是菲律賓的完全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认为仲裁庭沒有管轄權,因此不接受、不承認裁決,并于当天对美济礁、渚碧礁的新建机场进行了校验飞行,遭到美國為首的國家以南海非軍事化回應,區域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
我也请你回答一下:只要北约公开承诺不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战争就可以停止,他们为什么不做?
“你认为这样一件大事全中国的人民无知情权是对的吗?”,怎么不知情,你不是都知道吗?至于记者给逮捕判刑的事,不知全貌,我不予置评。

至于你说的“挑衅扩张的是中国政府”?请问,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进行建设不合法?以举国之力进行的弯道超车不合法?对于“美国和西方各国进行的各种滲透”,我建议你先和斯诺登聊聊。典型的倒打一耙
本帖最后由 nana77 于 2022-4-6 01:46 编辑

你如果只看国内的报道,当然会有一种美国在步步紧逼我们的印象。但一件事,是谁先跨出第一步的,是很重要的。挑衅扩张的是中国政府。不论是中国在南沙群岛中的三大人工岛美济礁、渚碧礁、永暑礁上部署了雷达、反舰和防空导弹、战斗机和其他军事设施。还是它在美国和西方各国进行的各种滲透,盗取情报。还有以举国之力进行的弯道超车。你如果站在美国的角度,你会欢迎这样一个对手吗?但是美国会对中国进行打压,以限制中国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美国绝不会轻易的对中国发动战争。只要中国不继续扩张不主动发动战争的话。
另外你还是没有对江泽民所签署的条约造成我们再也无法向俄罗斯提出归还领土一事做出回答。你认为他是对的吗?你认为这样一件大事全中国的人民无知情权是对的吗?你认为就因为报道了这件事,就把记者给逮捕判刑也是对的吗?
对付中国角度来说,似乎美国应该和俄罗斯联手拉拢俄罗斯,让俄罗斯在中俄边境和中国对抗。这就是川普的战略,所以他被定为通俄,他的战略也无法实施。那为什么美国主流政治家都要遏制俄罗斯呢。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如果成为西方的一个普通成员,如果你作为俄罗斯领袖,你是优先把自己国家的资源投入和中国在几千公里边境上对抗呢,还是加快和欧洲一体化呢?很显然从俄罗斯发展的角度来说和俄罗斯几百年的理想来说,融入欧洲都是首要选择。那么一个融入欧洲的俄罗斯和德国法国联手,一个德法俄轴心的欧洲就成型了,德国法国强大的工业科技金融,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和自然资源结合在一起。他们首先是为了美国和中国对抗呢,还是要求欧洲从美国手里独立出来呢?欧洲德法俄联手,一个强大德德法俄联合舰队就会出现在大西洋,地中海。美国在西方社会内部的霸权就会消解。

美国有着打压老二的传统,不论这个老二是中国、日本、俄罗斯还是欧盟,他们谋求的就是全球霸权,“美国优先”,不符合他们利益,不管你们是不是盟友,都会打压。制裁俄罗斯,现在看上去就和是制裁欧洲一样。没有燃料、没有粮食的是欧洲,经济受损的是俄罗斯,饱受战火的是乌克兰,大发战争财的是美国,还离间了俄罗斯和欧洲关系,多多收点保护费,多好啊。
你毫无疑问的为政府背书、洗地。明明是一场被世界141个国家谴责的战争,这两天世界更是被俄军在乌克兰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而震惊谴责时,中国政府发声了吗?你一边说俄罗斯和我们是战略伙伴关系,一边又说我们是保持中立。这不是很精分?
你说美国支援乌克兰是不对的,可是你对于发生侵略战争的俄罗斯的罪行却一字不提。那是不是美国当年在抗日战争时也不应该为我们提供武器弹药,也不应该派飞虎队过来支援我们抗日。你谴责美国支援乌克兰前,你想过没有,如果当年没有美国的支援,我们根本不可能打赢八年抗战。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现在想离间中俄关系的,都是希望中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无源的境地的人。举世皆敌,就是美国也不可能对抗下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