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appa 于 2011-5-20 04:28 编辑

苏小娟  
南宋著名歌妓,亦作苏小小,苏盼奴之妹,钱塘(今杭州)人,能诗词,后嫁襄阳赵院判,白头偕老。人们往往容易同南齐名妓苏小小混为一谈。
  明人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有《赵司户千里遗言》的篇目,就是根据苏小娟的事迹写成的。苏小娟不仅善诗,还能填词。《花草粹编》卷二录有她的《减字木兰花》一阕。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有金文学家元好问《虞美人》词一首。此书以为这是写南齐苏小小,其实不然.据明人郎瑛和清人梁绍壬(《雨般秋雨庵随笔》卷八、徐钅九(《词苑丛谈》卷十二)考证,这里写的宋苏小小即苏小娟。
   
1

评分人数

谭文婉
  即谭文婉,原名意歌,小字英奴,晚唐名士谭从道的女儿,幼年家道末落,沦为乐妓,幸得养母丁婉卿呵护备至。她面貌姣美,文采名播长沙,魏公大为欣赏,赐名“文婉”,并字“才姬”;刘相戏称她为“千古诗妖”,并帮她脱了娼籍。诗词工仗,不羡豪门,终获美好归宿。
   
1

评分人数

杨宛(?——1644),字宛叔,一作宛若。明末金陵秦淮名妓。十六岁归茅元仪(字止生,崇祯时曾佐孙承宗军务,官至副总兵)为妾。她能诗词、娴南曲,又善书画,其草书尤为人所称道。
  元仪因得罪权臣,失意纵酒而死,王微归许誉卿。崇祯末年,外戚田弘遇南下甄选美人,强夺杨宛叔、陈圆圆等美女北归,欲献于崇祯,但天子忧伤国事,无心逐色。杨宛后来扮成乞妇离开田府,不久死于乱贼之手。
  茅元仪为杨宛所作的《钟山献序》中说:‘宛叔于书则笔冢墨池,衣被划破。’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她的书法是:‘能于瘦硬见资媚,逸品也。’ 当时的大书法家董其昌对她的书法也极为赞赏。可见她于书法致力之深,并且受到同时名流的称赞和重视。
  有《钟山献》四卷,《续集》一卷,《再续》一卷。
     杨宛词选
  《鹧鸪天》
  七夕后一日咏织女
  迢递佳期又早休。鹊桥无计为迟留。临风吹散鸳鸯侣,对月空思鸾凤俦。
  从别后,两悠悠。封题锦字倩谁投。金梭慵整添愁绪,泪逐银河不断流。
  《浪淘沙》
  海棠尽日若含愁。别样娇羞。晚凉香散上帘钩。带露摘来斜插鬓,一段风流。
  蛩语玉阶幽。又是深秋。相携闲对小妆楼。不解断肠伊似我,我似伊否。
  《醉落魄》
  春闺
  春来几许?花明柳暗平分取。空中香乱群蜂舞。翠幄张天,人在深深处。
  声声又听催花雨,燕莺空惹闲愁绪。衔花[草]早过东墙去。新水芳泥,莫使春风误。
美奴,名里不详。陆藻侍儿。陆藻(?——1127),字敦礼,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宣和六年(1124)知福州。建炎元年(1127)卒。美奴善缀词,宴席间座客出韵,可顷刻成章,妙丽无比,尝得众赏。有词二首。
  《苕溪渔隐丛话》:“陆敦礼藻有侍儿名美奴,善缀词,出侑樽俎,每丐韵于坐客,顷刻成章”。至于“侍儿”,可理解为“家妓”。
      美奴之词
    其一:
  《卜算子》
  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
  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君向潇湘我向秦,鱼雁何时到。
  其二:
  《如梦令》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有思量人否。
     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1-5-26 04:35 编辑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1102012211b3593fd006ce90d1.jpg (6.95 KB)

1102012211b3593fd006ce90d1.jpg

1

评分人数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1-5-22 03:48 编辑

马湘兰:湘兰子

马湘兰(1548年-1604年),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生于南京,明代的歌妓、女诗人、女画家。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之称。现存画作“墨兰图”于日本东京博物馆,诗集《湘兰集》两卷。

马湘兰虽然谈不上是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马湘兰之所以能把兰花描绘得出神入画,栩栩如生,全赖于她的爱兰、知兰,她不但将院宅里种满各色兰花,日日勤加灌护,而且凭着自己的兰心蕙质,能深悟兰花清灵清雅的气韵,所以才能将兰花的品态展现于画笺和诗笺上。而她自己的品格,因受兰花的熏陶,也化成一种如兰的圣洁;她的一生,则象一株空谷幽兰,吐芳于世,却又遗世独立,痴心恋系情郎王稚登,终又未成婚嫁,正如题画诗中所述:“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作品:
断崖倒垂兰图并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叶兰图并诗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仲春道中送别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秋闺曲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风清鸿雁飞;
闻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http://baike.baidu.com/view/55667.htm
互动百科
田倩,女,中国最早的名妓。田倩虽一青楼女子,但深明大义,学识不凡,她伴在管仲枕边,举荐了宁戚,建议齐燕联合,借周室而左右他国,终使齐国成为霸主。
      管仲在公元前686年之时,以他卓越的杰出才能,担任了齐国的首相。当时齐国的国力比较薄弱,生产也不发达,经济比较窘迫。管仲接任相位之后,襄赞齐桓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富国富民,开设妓院,增加赋税,即为其措施之一,管仲的目的是渐渐使国力充实起来,仅仅过了五年,到了公元前681年,即齐桓公即位五年之时,羽毛已渐丰满,管仲不免有点居功自傲之心,认为国力已经强盛,人民生活也富裕了起来,便开始追求享受。
     这管仲虽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但心胸非常狭隘,妒贤忌能。当时,在齐国另有一位博学的能人,名叫宁戚,他有报国之心,但苦为管仲所排斥,因而始终被压着人能抬头,他曾几次上书给齐桓公,对国事提出了许多关键性有益的建议,但都被管仲扣下来了,没能递交给齐桓公。
  宁戚从友人处知道此事,心中愤愤不平,欲见桓公面陈,但他是个平头小人物,又怎能轻易见到堂堂的一国之君。他苦于不能面见桓公,经过思索,心生一计,见到了齐王。
    田倩倩劝道:“小女子在家的时候,听到家父说过,不要以老人年纪老了而轻视他;不要以这个人出身微贱而认为了无能;不要以为年轻人不懂事而肯定他无才干。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里之内,必有知音,小女子认为,家父说的这番话颇有几分道理,不知相爷以为然否?当初太公望七十岁还在商的首都朝歌屠牛和做小贩糊口,八十岁的时候,以他的才干被周文王拜他为师,终于襄肋了周文王灭掉了商纣,建立了周王朝,九十岁的时候,被封为齐国诸侯。商朝开国的贤相伊尹,原先也作过奴仆,后来却帮助了商汤,灭掉了暴君夏桀,建立商朝,换来了一代承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像他们这样的事实,不正说明了家父之言是确有一定的道理么!”
     第二天管仲回报桓公,盛赞宁戚的才干,亲到馆驿,接宁戚进府,设宴款待。席间,特召田倩陪宴,宁戚也久闻田倩乃一代佳人,且才气过人。席间,通过管种的介绍和交谈,宁戚对田倩油然生敬,“这是一个非凡的女子!”
1

评分人数

柳自华

杭州名妓,和杭州名士沈逢吉有过一段情,后被一位富商赎下,富商正房太太同意接纳这个妾,富商便把她接走了。

两阕“忆江南”词:
  七月六,瓜果设庭中,乞巧穿针儿女技,在天在地誓深宫,银汉自空空。
  七月七,驾鹊拆离衰,尽管绸缪今夜里,情魔难障太阳红,分手各西东。
      沈逢吉念叨着柳自华的名字,巧妙地作一首诗相赠: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偿渴想到卿家;
  问卿姓甚卿言柳,侬笑卿身是柳花。
  柳自华甚觉有趣,也把对方的字——秋河巧作安插,依韵回和了诗一首:
  薄命谁怜柳自华,秋河今夕照奴家;
  劝君莫作杨花看,奴笑君身是菊花。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及将行,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寄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爱其词,遂出装资,为夫娶归琼,至损其妆,饰委曲,奉事主母终身,和好无间隙焉。(冯梦龙·情史)
     【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谭意歌 生卒年不详,后名文婉,小字英奴,宋代人。生于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晚唐名士谭从道的女儿。谭从道客死长沙,家道末落,流落长沙乐籍,为官妓丁婉卿收养。英奴禀性聪慧且面貌娇美,丁婉卿对她呵护备至,唯恐她重蹈已辙,就细心教她诗词歌赋,希望她借此出息,安身立命。英奴十六岁时,已名播长沙,丁婉卿经常带着她出堂入室,遍交官宦。刘相镇守长沙时公余常在湖畔召谭文婉吟唱。一日他见渔翁手擒两条大鲤鱼走入小巷,即云“双鱼入深巷”,婉立对:“尺素进谁家”,刘公击节叹赏。刘相称她“千古诗妖”帮她脱了娼籍。恢复自由身的谭文婉成为长沙少年士的争聘者,可她不羡慕门,自行择婿嫁给了一个极方正的小官汝州张正字。
    【长相思令】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晴巷陌,是处轻车骏马,禊饮笙歌。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沈沈,幽闺独自颦蛾。正消黯、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极相思令】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锦。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严蕊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1-5-26 01:23 编辑

以下均出自明末文人余怀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一部笔记《板桥杂记》。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

整书篇幅不长,建议大家找到附注释的书籍阅读,在娱乐的过程中加深对明朝末年社会情况的了解。

尹春

字子春,姿态不甚丽,而举止风韵,绰似大家。性格温和,谈词爽雅,无抹脂鄣袖习气,专工戏剧排场,兼擅生、旦。余遇之迟暮之年,延之至家,演《荆钗记》,扮王十朋,至《见母》、《祭江》二出,悲壮淋漓,声泪俱迸,一座尽倾,老梨园自叹弗及。余曰:“此许和子《永新歌》也,谁为韦青将军者乎!”因赠之以诗曰:“红红记曲采春歌,我亦闻歌唤奈何。谁唱江南断肠句,青衫白发影婆婆。”春亦得诗而泣,后不知其所终。
尹文
色丰而姣,荡逸飞扬、顾盼自喜,颇超于流辈。太平张维则昵宠之,唯其所欲,甚欢。欲置为侧室,文未之许,属友人强之,文笑曰:“是不难。嫁彼三年,断送之矣。”卒归张。未几,文死。张后十数年乃亡。仕至监司,负才华,任侠,轻财结客,磊落人也。
李十娘

名湘真,字雪衣。在母腹中,闻琴歌声,则勃勃欲动。生而娉婷娟好,肌肤玉雪,既含睇兮又宜笑,殆《闲情赋》所云“独旷世而秀群”者也。性嗜洁,能鼓琴清歌,略涉文墨,爱文人才上。所居曲房秘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中构长轩,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轩右种梧桐二株,巨竹十数竿。晨夕洗桐拭竹,翠色可餐,入其室者,疑非人境。余每有同人诗文之会,必主其家。每客用一精婢侍砚席、磨隃麋、爇都梁、供茗果。暮则合乐酒宴,尽欢而散,然宾主秩然,不及于乱。于时流寇讧江北,名士渡江侨金陵者甚众,莫不艳羡李十娘也。十娘愈自闭匿,称善病,不妆饰,谢宾客。阿母怜惜之,顺适其意,婉语辞逊,弗与通,惟二三知己,则欢情自接,嬉怡忘倦矣。后易名贞美,刻一印章曰“李十贞美之印”。余戏之曰:“美则有之,贞则未也。”十娘泣曰:“君知儿者,何出此言?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如夏姬、河间妇也。苛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情与之洽也;非儿心之所好,虽勉同枕席,不与之合也。儿之不贞,命也!如何?”言已,涕下沾襟。余敛容谢之曰:“吾失言,吾过矣!”
媚姐

十娘有兄女曰媚姐,十三才有余,白皙,发覆额,眉目如画。余心爱之,媚亦知余爱,娇啼宛转,作掌中舞。十娘曰:“吾当为汝媒。”岁壬午,入棘闱。媚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郁成疾,避栖霞山寺,经年不相闻矣。鼎革后,泰州刺史陈澹仙寓丛桂园,拥一姬,曰姓李。余披帏见之,媚也。各黯然掩袂,问十娘,曰:“从良矣。”问其居,曰:“在秦淮水阁。”问其家,曰:“已废为菜圃。”问:“老梅与梧、竹无恙乎?”曰:“已摧为薪矣。”问:“阿母尚存乎?”曰:“死矣。”因赠以诗曰:“流落江湖已十年,云鬟犹卜旧金钱。雪衣飞去仙哥老,休抱琵琶过别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