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日志

  • 6
    转眼到了周五,一周又快过去了。上午父亲接到老同事的微信,得知前同事的先生一周前过世了。他们正在感叹人生态度无常,突然发现家里停水了。母亲参加的小区业主群里也是一片哀嚎。正是中午十二点快吃中饭的时候,因为预先没有通知,大家都没准备,猝不及防。良久,物业发来信息,说外面马路上抢修水管,所以临时停水。
  • 9
    分享

    口感问题

    夜夜笙歌 2024-05-23 16:08
    和苏州父系亲戚聚餐,小叔、小姑都说讨厌丝瓜、茄子、冬瓜等吃到嘴里“软批批”的蔬菜,也不喜欢紫角叶、山药、秋葵煮熟了就黏黏糊糊,口感太过“腻心”。父亲也不爱吃这些菜,而我小时候对口感绵软的菜也是敬谢不敏的,连嫩豆腐都不吃。   起初以为这种对吃食质感的偏好属于家族遗传,或至少是受
    3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6
    我有关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的新书出版,因为属于亚洲研究学会( AAS )的某个书系,他们要办个线上新书发布会。中国和美东之间目前时差十二小时,另一位与谈嘉宾在英国伦敦,和北京时间的时差为八小时。三方商议,定下本周三晚间举行。本来 AAS 建议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开始,我表示时间太晚,会精神不济,故而提前到 8:
    2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3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所有战争电影中最让我感慨的。 也是我认为我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虽然它无聊得我甚至都没看完。 我想主要是因为它展示了战争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战争会死人的。 双方从开场就打,打到最后,不停的死人,最后几乎全灭,就为了抢几栋楼。 士兵就像车里的汽油一样,烧光了就补充新的进来。这次战斗中幸存
  • 6
    酒店lobby里遇到一个从马来回沪办事的年轻女子,权称之红华侨三代吧,对应中国的红二代红三代之谓。为什么是红华侨呢?中共扫荡中国大陆,并没有停下脚步,除了积极准备攻台之外, 在南洋也是搜罗贴己发展势力。共产革命的终极目标是把红旗插在天涯海角。红华侨就是彼时亲共的侨领, 亲到什么程度, 来看看中共对他们的信任程度,
  • 8
    分享

    种菜忙

    Hongmei Yu 2024-05-22 01:05
    我发现种菜似乎是个跨太平洋热点,至少在我们这个家族是这样。 妈妈出院回家,一个叔叔前来探望,每个人都很关注他种的一颗西红柿长势如何,并约定等收获的时候分享一下。表弟表妹们打电话过来问候,也顺便交流一下各种种植问题。我弟弟终于有时间关心他的辣椒苗。他在网上买了各式辣椒,什么五彩椒,魔鬼辣,我帮着他把
  • 10
    分享

    又见悼亡

    夜夜笙歌 2024-05-21 16:02
    今年四月,某个人公众号在微信发表题为《我妻之死》的帖子,一月不到阅读量超过十万,并引发极大争议。原帖讲述作者三十七岁的妻子在加拿大从诊断为癌症到去世才短短几月,控诉该国医疗制度及医护人员的诸多问题。加拿大医疗到底如何姑且不论,网友的诟病主要集中在贴中反映出的夫妻关系。   据作
  • 5
    分享

    小满

    夜夜笙歌 2024-05-20 21:52
    星期一,五月二十日,农历进入小满节气。出差归来后,觉得天气一下热起来了。本来以为是因为刚从粤省归来,在那里体验了一把湿热气候,余韵未消。前日听到气象台报告,才知道我觉得热并非幻觉。原来,本地从 5 月 13 日就入夏了,比往年提早两周左右。气候意义上的夏天指连续五天每日平均气候超过 22 摄氏度。最近一周
    2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8
    分享

    养老育小

    夜夜笙歌 2024-05-19 16:02
    回老家苏州,与父亲的弟、妹等亲人聚餐。父亲最大,年近八旬,最小的姑妈也年近古稀了。老人聚会,谈的最多的除了养老,多半就是各自的第三代。   叔叔、婶婶、姑妈描述的老年生活大都健康愉快。有的每天跳广场舞一小时,再练钢琴两小时。有的早上做广播操。还有的买完菜就沿着绕城步道快走。哪怕
    4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9
    我5月16号飞回中国,我妈同一天出院,她恢复得还行,但是需要人帮助才能坐卧方便,于是我就从弟弟弟妹那里接手了看护工作。 看护之余我不幸地发现我以前回国用的翻墙软件这次不能用了,我在美国的时候还测试了一下,结果估计是强国的锁国科技更新了,实验了几天都不能翻过去。这就造成了一个麻烦,我本来把学校工作信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