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清涼小品 (二)- 張有恆教授著 - 五戒 - 不邪淫 - 不妄語 - 不飲酒 (62)

3已有 5413 次阅读  2016-07-29 08:52   标签清涼小品 
              清涼小品(二)  -  張有恆教授著

 

续 ...

3、不邪淫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若出家眾,志在斷欲證果,為天人師,則戒一切淫事,蓋以:「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也。若在家眾,則為傳宗接代,夫婦結婚,乃人之大倫,固所許也;然正式夫婦以外的「邪淫」或「婚外情」,則所不許。蓋以目前社會紅男綠女往往逞一時之快,而行邪淫,敗壞人倫,即以人身行畜生事,現生已成畜生,來世必變畜生,不可不提高警覺也。

 

佛家所提倡的「不邪淫」,乃是儒家所提之克己復「禮」,非「禮」勿作也,亦如孔子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是故儒家亦戒邪淫也。

 

4、不妄語

「妄語」乃是以欺誑心,說不誠實的話,此乃造一切惡業的開端。學佛人,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乃是大妄語,造無間罪也。然若為利益眾生,不妄語戒亦有「開緣」的方便作法,如吾人為了救野兔,而對獵人妄語,免使野兔受到傷害,這都是被允許的。

 

孔子有云:「人無信不立」,是故佛家所提倡的「不妄語」亦與儒家的「信」相同也。

 

5、不飲酒

「不飲酒」廣義而言,亦包括不吸毒、不抽菸及不賭博等不當行為。由於喝酒或吸毒能亂性,令人昏昧無智,因而造作無邊罪業。譬如昔有一人,獨居「飲酒」,忽見鄰居的一隻雞,遂「盜」而「殺」之以下酒,鄰女來找,「妄語」稱未見,且因而起「淫」心,造作罪業。如是由於飲酒,而造作殺、盜、淫、妄四種罪,故不許飲酒,以防非止惡也。

 

孔子云:「飲不至醉」,是故儒家亦戒飲酒。是故佛家的「五戒」(戒殺、盜、淫、妄、酒),亦分別與儒家之「五常」(仁、義、禮、信、智)相通,且更為具體,吾人皆當信守也。

 

此外,吾人須知,五戒之中,前四者(殺、盜、淫、妄)乃為「性戒」,即不論受戒與否,犯則皆有罪,即現世受國法制裁,死後報在三途(地獄、餓鬼、畜生);至於第五戒(戒飲酒)乃為「遮戒」(遮即制止不作之意),因飲酒之性,故屬無罪,卻能犯餘罪,故佛特遮止之。

 

總之,五戒乃是為人處事的根本,亦是世出世間法的基礎。太虛大師云:「人成即佛成」,因此我門學佛亦應從日常生活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人」開始,謹守五戒,不要好高騖遠,方能成就無上佛道。

 

 

 

 

续 ...  

来源: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384&cid=11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