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回顾:“狗儿子”

9已有 747 次阅读  2025-02-11 06:04

在老家早上出门晨跑,无意中听到几位老大爷边走边聊。他们说邻居的狗健康出现问题,每天药钱得花十几元,一月三、四百,一年好几千,还不算看病的钱。不过,“养狗比养儿子强”,因为不用花大钱给买房娶亲,也不会跟小两口闹矛盾。

 

如今内地的老人对宠物狗真是“视如己出”,当自家孩子一样抚养。每天早上都能见到一位老人坐在公园长椅上给狗梳毛。还有老人给爱犬“理发”,甚至在公用洗手间的台盆里给狗清洗。晚上出门散步,基本每天都能碰到父亲一位老同事遛狗。他说已经养了十几年的狗年岁大,“前列腺不好”,每天要带它出门 “放水” 三次,去年还特地开车带它到上海动了手术。早晚遛狗,边走边和狗絮叨交流的老人就更比比皆是了。

 

养宠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一般温饱有了保障,人们才会有兴致养宠。家有宠物,提供陪伴,能满足情感、精神方面的某些需求。葛优主演的电影《卡拉是条狗》中,主人公老二,一位生活潦倒的铁路工人,就说有了爱犬卡拉,他“才活得像个人”。这大概是因为宠物狗给足情绪价值,让人类认为自己获得了“无条件的爱”吧。

 

 “狗儿子”比“人儿子”更得欢心,因为它们全身心依赖主人,需求简单,容易满足,给主人更多安全感、成就感。而且,宠物狗不会发表不同意见,不会强词夺理,避免了人类父子之间可能发生的口角纠纷。宠物犬能让空巢或不完全空巢的老人获得安慰和陪伴是好事。只是,人老了,宠物也老了,都需要更多关怀和照顾。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