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惊喜后的思索

5已有 329 次阅读  2024-03-10 16:03

近日收到格林内尔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工作人员电邮,告知有研究者咨询我校中国留学生的信息,知道我在进行相关研究,向我求助。我把手头的资料发给她请她转交,并表示愿意和这位研究者直接沟通。

 

稍后对方发来电邮,说找寻二十世纪初在我校留学的南开中学校友的照片,以便比较研究。巧合的是,他是“严修研究”公众号发布的一篇论文的作者之一,文中谈到1918年严修、张伯苓、范源濂和孙凤藻四位教育家到格林内尔大学访问的往事。有鉴于当年南开毕业生对我校“情有独钟”,头天晚上我还在思考怎么设法联系作者,跟进研究。通过电邮、微信联系,我了解了几位早年南开校友的中文姓名和后续发展,他也确认了格林内尔校友去南开教学的信息。我们一见如故,分享信息,正好中美双方互补,希望今后有机会进一步合作。

 

机缘巧合,中美两地学者能线上联系,互通有无,是个意外惊喜。但如果没有我校图书馆人员热心答疑,从中牵线,这样的合作不可能发生。可能因为理念不同,国内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不说管理水平,服务意识似乎不足。国内偏重保存、保护历史档案,保密意识、“领地思维”强,对线上咨询不予理会,线下查询要单位介绍信。美国高校档案馆则希望且支持校外学者利用他们的收藏,不但毫不犹豫地答疑解难,有的如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还为外地研究人员提供经济资助。

 

文科研究要创新,没有扎实的史料功夫很难。想在国际上创一流,争高下,可以考虑先在学术领域拆除壁垒,尽量满足研究需求。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