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几次东京,亲身经历过东京的寸土寸金的感觉。即便是在中野区,一般公寓楼也都是在25平米左右。
到了人家的家里一看,虽说地方小,但麻雀虽小,五脏齐全,什么洗手间,厨房,卧室起居室还都有。所以在东京,要是有一小块地,自然是要用来盖房子,很多时候,还得学会见缝插针,瞧,这下面的这些房子都是在缝里盖起来的,真了不起。



打那以后,就知道了日本东京的地皮就是贵,土地贫乏,在那样有限的土地上,见缝插针盖房子是无可非议的。别看中国的房价已达到和日本有一拼的时候,但没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会干那种傻事,中国的土地虽说不如美国富裕,但不至于要那样见缝插针地盖房子。
记得小时候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教导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到了美国后才认识到,真正的地大物博是美国,中国那么大的地方好多地方
都用不了,90%以上的人口还挤在60%的国土上,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新疆都没法利用,所以啊,还是美国好,到处都是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论高楼林立的规模,在美国密度最大要算曼哈顿了,但咱也没见过像上面展示的那种房子,毕竟咱美国有地皮啊!也是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告诉自己,在这个地球上,只有在东京那种地方才需要采用见缝插针的技巧盖房子,别地方基本上不需要,美国更不需要!
上周在曼哈顿的第八大道的见闻改变自己多年的偏见,看来美国人,特别是曼哈顿人已经在跟东京人学了,不仅如此,还有创新,瞧这房子盖得如何?比东京人还厉害,和邻居之间接缝连缝都没留,真正地见缝插针了。在一个车身长(5米多的样子)的空间里盖起这座楼来,实在不容易。 
它的左边是一个三层楼的烧烤店,右边是一个五层楼公寓,一层是一个巴西餐厅,这一带的房子都没有超过六层的,但这新楼一起来,就超过了六楼了。不仅如此,这楼盖得还挺霸道的,连人家的屋顶的空间也占领了,见下图。

美国人就是美国人,干起事来就不一样,既要见缝插针,又要抢夺制空权,不知道那小红楼的主人是一种什么的感觉。估计这官司不好打,买土地有土地证,证明有多少地面是你的,但没有空间的规定。人家在六楼之上开始侵占领空,作为一个三层高楼的楼主而言,你也是奈何不得,有本事,你也修上去?虽说人家的地基不大,
但人家敢修,比起前面的日本人盖的房子要厉害的多,瞧,一下子冲上去了好几十层楼呢。

再从远处看看,一数楼层,这个楼一共盖了40层,真是了不起,从那么一个小小的地基上,人家盖了那么多层楼的房子。不服不行啊,这回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见缝插针盖楼的水平了。和这曼哈顿的水平相比,前面的东京的见缝插针盖房子的水平,顶多算是小孩科而已。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