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日志《由这次肺炎想到的》后想到的
热10已有 7888 次阅读 2020-01-25 03:13 读了《由这次肺炎想到的》之后,感慨很多……
因为家人有当医生的,高中同学中有好几个医生,所以一直以来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情感中体谅和崇敬为主调,也一直认为不论网络、媒体怎么发文吸引眼球,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中,绝大多数人是正常的、正面的。败类和渣滓,各行各业都有,在这两个行业的第一线从业人员中的比例绝对算很低的。可惜很多人并不这样看……
归根到底,个人认为原因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两个行业的从业人数与对应人群(病人和学生)比例失调,超量的工作、超量的责任被推到第一线从业者的身上,人为制造了矛盾和冲突;二是两个行业的专业性都很强(尤其是医生),一般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或立场,不理解或不愿意去理解对方的言行举措,存在很多“口口相传”中积累、变形的偏见。
2019年冬天的时候,闺蜜(某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又开始一年一度的“秋冬季节流感防疫”工作,也又有了一年一度的聚会“吐槽”。因为按上级防疫站下发的要求,学校是要学生“不管是否流感,只要发热,都要体温恢复正常三天,才能复课”,“若诊断为流感的,要开复课证明(医院出具)”。但是学生家长按此要求做的几乎没有。好一些的家长,体温一恢复正常就送到学校,而更多的家长打擦边球、甚至撒谎欺骗老师:有的孩子明明有发热,家长信誓旦旦“没有发热,只有点咳嗽”,结果孩子来了学校后,课没上两节就开始发烧……有的只带孩子去小诊所看病拿药,拿不出正规医院的“诊断书”,还吼老师“我家孩子不是流感啊”(正规医院检查时都首先排查“流感病毒是阴/阳性”)……甚至个别家长以“孩子的婆婆就是医生,给他看过了,吃了药”为由,坚决不按规则办事……于是,闺蜜每天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还要随时关注孩子是否有“萎靡不振”的病态出现,及时联系家长来接孩子回家,并花大量的时间向各种类型家长,反复讲述相关政策和具体要求,做他(她)们的思想工作,劝退不符要求的孩子家长带孩子回家“自我隔离”或“继续修养”。各主课老师,也需要天天在群里发布当天的“课程主要内容”及“作业”,避免家长以“孩子学习受影响”或自我感觉被疏忽为由,出现“大吵大闹”甚至更过激的行为……
因为有她的切身体验,我最近常常在想,如果一开始就防控力度很大,大多数人就一定会理解和严格遵守吗?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